俄乌战场局势骤然紧张,美国总统特朗普亲自签发命令,两艘美军战略核潜艇携带十余枚核弹头,悄然逼近俄罗斯海域。 外媒的推送像警报一样响彻全球市场,资本市场剧烈波动,欧亚多国防务部门临时调整警戒级别。短短一周,全球安全格局仿佛又被推上了新的断崖。 停火警告与核威慑 俄乌冲突已持续三年。美国多次尝试以外交谈判、经济制裁等多元手段推动停火。进入2025年夏季,乌克兰战场形势没有本质性转折。特朗普政府决定加码施压,直接对俄罗斯开出最后通牒:12天内实现停火,否则对俄出口商品加征100%关税,并同步对俄主要贸易伙伴实施“二级制裁”。 欧盟、日本、韩国等美国盟友被动卷入。各国外交部频繁表态,股市、汇市应声震荡。 美国财政部7月29日的制裁名单,比去年同期扩大一倍。 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,俄欧能源贸易量在7月骤降12%,创下自2022年以来新低。国际贸易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变得紧绷。
制裁之外,军事威慑成为特朗普政府的“杀手锏”。7月31日晚,《美国军事时报》披露:特朗普已下令两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驶近俄罗斯边境。每艘潜艇可搭载上百枚核弹头,实际部署数量为十余枚,足以让任何国家神经紧绷。 梅德韦杰夫“硬顶”美方通牒 俄罗斯国家安全委员会副主席梅德韦杰夫,2025年7月末公开回击美方通牒,称美国的制裁和军事威胁是“愚蠢的游戏”,并警告莫斯科拥有强大的核威慑能力。梅德韦杰夫在社交媒体上连续发文,强调俄罗斯的核红线不会轻易被突破。
7月中旬,乌克兰部队在哈尔科夫和扎波罗热一线推进遇阻。 西方军事顾问团进入乌克兰东部,俄方则在黑海沿岸加强巡航。 根据英国《简氏防务周刊》7月28日发布的卫星照片,俄罗斯北方舰队核潜艇编队调整部署,留出“应对外部威胁”的机动空档。 美国国防部则保持低调。白宫新闻发言人仅表示,核潜艇调动属于“常规战略威慑行动”,拒绝披露具体细节。美国国会部分议员在社交媒体上呼吁“全面透明”,但相关讨论很快被压制。五角大楼内部报告显示,美军在北极和北大西洋的战略预警级别已升至202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。
核潜艇逼近 国际社会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。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2025年7月最新数据显示,全球在役核弹头数量再次上升,美俄两国合计拥有超过1.28万枚核弹头,占全球总量的九成以上。俄方在7月30日公开宣布,所有战略导弹部队进入“高度戒备”状态。 与此同时,俄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成员安德烈·科列斯尼科夫在8月1日接受俄新社采访时表示,俄方有能力对美国核潜艇部署作出“明确回击”,并强调俄海军核潜艇性能优于美方,同样保持全天候战备 。 俄罗斯外交部则警告,任何“核讹诈”举动都可能引发不可控的后果。
美俄双方在信息战上的较量也日趋白热化。美国主流媒体密集报道核潜艇调动,华尔街日报、CNN等多家媒体援引匿名消息源称,美军已在北大西洋、北极海域进入“最高级别应急状态”。俄方则通过塔斯社、今日俄罗斯等官方媒体发布反制信息,强调莫斯科不会被任何威胁所动摇。 俄乌冲突三年 2025年7月,乌东局势持续胶着。美国国务院曾多次推动俄乌之间的直接谈判,无果而终。根据德国《明镜》周刊7月中旬披露的谈判纪要,乌克兰坚持要求俄军全面撤离,俄罗斯则坚称部分领土“不可谈判”。拜登政府时期的怀柔路线——敦促西方盟友低调处理俄方责任、积极促成外交斡旋——在特朗普政府手中被迅速调整。
经济制裁升级的同时,军事威慑成为美方新常态。 美俄双方都明白,核威慑平衡是红线,也是底线。2021年签署的《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》原计划2026年到期,7月初,美国国务院公开提出希望与俄方就条约续签进行新一轮谈判 。但俄方以“当前安全环境恶化”为由拒绝,认为美方“缺乏诚意”。 值得注意的是,俄乌冲突爆发以来,梅德韦杰夫多次发表“核威慑”相关言论。根据俄联邦法律,只有在本土或盟友遭受导弹攻击情况下,俄罗斯才会考虑动用核武。乌克兰方面使用西方援助导弹打击俄境目标,但莫斯科红线并未轻易突破,实际核报复未见实施。
核风险指数飙升 核潜艇逼近背后,全球金融市场反应尤为剧烈。7月31日纽约股市三大指数全线下跌,道琼斯指数一日蒸发2.3%;伦敦富时指数夜间跳水,亚洲主要市场第二天全线低开。国际黄金价格突破2400美元/盎司关口,创下2023年以来新高。 全球媒体连续三天以头版头条追踪事态进展。 日本NHK、韩国KBS、法国《世界报》均在7月31日至8月2日期间发布特别报道,分析美俄核潜艇对峙可能带来的全球核风险 。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·古特雷斯8月1日发布紧急声明,呼吁美国、俄罗斯保持克制,防止事态进一步升级。
美俄核潜艇对峙不仅带来军事紧张,更加剧全球核扩散担忧。国际原子能机构(IAEA)7月发布的最新评估报告指出,俄乌战争已成为“全球核安全最大不稳定因素”,一旦大国核威慑机制失灵,全球都将面临“不可承受的灾难”。 参考资料:回应俄方,美军两艘核潜艇部署至俄罗斯附近 2025-08-0208:17·环球时报
京海配资-京海配资官网-配资优选-炒股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