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次不打哑谜,先说出结论。
每月2000元的公积金,清晰地表明拥有一份体制内稳定、福利规范的工作,税前应发月工资基数大约在8000—12500元。
应该要感到知足了,下面还有更低的人。
至少,在全国范围内属于中等偏上水平。
一,明确公积金的计算方法。
单位等额补贴一部分进入个人账户,属于“隐性收入”,一般也不算做到手的收入。
体制内一般按全额工资计算公积金缴存基数,只有符合相关要求,是能入皆纳入。
体制内普遍按较高比例执行,大多数地方多为8%—12%,能反推出来缴存基数额。
很少有单位会低破8%的。
二、暗示岗位层级和工龄。
刚入职的中西部的基层科员,比如公务员试用期或者事业单位初级岗,工资基数比较低,公积金可能在1500元以下。
不过,好在它是逐年增长的。
比如工作三五年,职级提升后,工资基数增长,公积金达到2000元左右很常见。
三,工作稳定性较高。
体制内工作的核心优势之一就是稳定。能够持续、按时、足额缴纳公积金,也印证了这份工作的稳定性。不太会出现断缴或大幅降低缴存比例的情况。
四,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看岗位。
在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,这个水平属于体制内相对基础的岗位,也就是如普通科员、初级职称。
在普通二线城市或经济较好的三线城市,这个水平可能对应有一定资历的科员或副科级或中级职称左右。
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或小城市,这个水平可能对应更高的职位,需要正科级或高级职称,甚至要更高了。
因此,还是要往发达地区靠拢,刚入职就能享受到不错的福利待遇,这样的分配机制已经存在了多年,短期内也不会改变。
五,反推实际到手工资。
体制内普遍按12%执行,这是个大利好。
实际所得需要扣除五险一金个人部分和个人所得税,于是会比这个基数少了不少。
扣除12%公积金1000元、8%养老保险约666元、2%医疗保险约167元、职业年金333元后,到手可能在6000元上下浮动。
不过,年终绩效奖金、未纳入基数的特殊补贴等可能不包含在公积金缴存基数内,因此,年总收入会高于上述的6000元。
六、结合地区差异看实际购买力。
2000元的公积金,不同城市意义不同。
在房价每平1—2万的二三线城市,按公积金账户余额的10—20倍贷款上限,未来可贷额度较高,购房压力还较小。
即便在房价5万+每平的城市,贷款额度有限,但每月缴存额仍能覆盖部分房贷,比私企“零公积金”或低基数缴纳更有保障。
京海配资-京海配资官网-配资优选-炒股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